新浪財經訊 7月15日消息,商品整體走勢出現分化,豆粕、菜粕開盤暴跌,午后菜粕慘遭跌停,棕櫚油強勢大漲,工業品整體偏強。10點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長6.7%,好于預期,商品探底回升。
業內人士表示早盤豆粕、菜粕的暴跌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第一,鄭商所發文提高菜粕交易手續費100%,打擊過度投機行為;第二,隔夜美豆大跌近4%,天氣炒作或告一段落;第三,今天將進行國產大豆拋儲,因質量問題可能無法食用,或被油廠采購,利空豆粕、菜粕。
截止收盤,棕櫚油大漲3.15%,橡膠漲2.93%,焦炭漲1.49%,滬鉛漲1.44%,棉花漲1.36%,滬錫、動力煤、瀝青等漲逾1%。跌幅方面,菜粕跌停,跌幅為5%,豆粕跌3.64%,甲醇跌1.59%。
粕類期貨的火爆引起了監管方的關注。7月14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發布通知,上調菜粕期貨交易手續費。通知指出,自2016年7月14日晚夜盤交易時起,菜粕品種交易手續費標準由1.5元/手調整為3元/手。
對此,上海神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研總監高艷濱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鄭商所此舉是從穩定市場情緒和控制過度投機考慮。
“近幾個月,來自股市等其他市場的資金大量涌入商品市場,程序化交易也在農產品市場盛行,使農產品尤其豆粕和菜粕價格波動增大,每天波動高達100元,市場投機氣氛過重。”高艷濱說。
粕類期貨的走強還受到基本面因素的牽引。國信期貨分析師侯雪玲說,國際市場美豆近日連續上漲。因為美國天氣干熱,可能損及未來數周大豆作物的生長,過去兩個交易日CBOT大豆期貨累計上漲4.7%,為6月初來最大兩日漲幅。
高艷濱則指出,目前菜粕現貨因菜籽供應缺乏而供應偏緊,加上長江中下游暴雨開機不足,菜粕供應出現階段性偏緊狀態,加上美豆等市場止跌反彈,促使菜粕跟隨。只不過水產等養殖遭受一定的洪災影響,對后續菜粕市場的走向影響還不明確。
鑒于菜粕價格已逼近前期高點,且9月合約再過一個月便臨近交割,高艷濱建議相關投資者應注意防范風險,做好交易規劃。
中國二季度GDP增長6.7% 持平于一季度
“中國經濟壓力仍大。二季度經濟高開低走,三大需求均走弱,投資中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受產能過剩和前期盈利低迷影響首現負增長,地產需求見頂回落預示地產投資難有起色,僅靠基建勉力支撐。工業生產雖短期企穩,但受需求走弱影響,三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仍大,考驗央行穩健貨幣政策決心。”海通證券姜超點評稱。
民生證券宏觀團隊認為,二季度需求側穩增長力度明顯減弱,但GDP同比與前值持平,核心動力是前期資金和項目天量投放,基建投資王者歸來、房地產投資繼續慣性增長。三大產業增速3.1%,前值2.9%;第二產業6.1%,前值5.8%;第三產業7.5%,前值7.6%。第三產業增速放緩,與信貸回落和高基數帶動金融業增速放緩有關。
棕櫚油期價兩連漲
現貨市場,昨日江蘇張家港地區工廠24度棕櫚油報價5580元/噸,天津地區貿易商24度棕櫚油報價5430-5440元/噸。
瑞達期貨研究認為,馬來西亞總旅游局(MPOB)報告顯示,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意味著庫存拐點到來,后市增產周期可能推動庫存繼續回升,從而對棕櫚油市場構成壓制作用。技術上,棕櫚油1701合約跟隨豆油震蕩走高,上方關注40日均線壓力,短線呈現弱勢反彈走勢,但空間不宜過度看大,建議暫時觀望。